“
背景简述
中国化肥产业经历从无到有,再到体量位居世界第一,走过极不平凡的历程,对于粮食增产增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化肥产业也面临一些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问题,施用量大、利用率低、无法满足高品质农业的需求等。
2015 年农业农村部提出化肥使用量 "零增长" 行动方案,自此拉开化肥减量增效的序幕,化肥产业进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阶段。肥料助剂对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施用量、以及减少过度施肥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现代化农业的关键手段。
目前,业内对于肥料助剂分为三类:一是改善肥料理化性状的助剂,如防结块剂、防潮剂、着色剂、包裹剂等;二是肥料增效助剂,主要用于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延长养分释放时间等,如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缓释剂等;三是改善植物生长状况的物质,如生物刺激素等。
改善肥料理化性状的助剂
这类助剂是化肥企业使用时间最久,也是用量较大的一类助剂,主要包括防结块剂、防潮剂、着色剂、包裹剂等。
防结块剂
化肥结块是化肥工业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的问题,硫酸铵、磷酸铵、尿素和复合肥等都易发生结块现象。化肥结块不仅不利于机械化施肥,而且影响肥效。防结块剂分为有机防结块剂和无机防结块剂,前者主要为高分子聚合物以及表面活性剂,后者主要为无机盐类以及惰性材料,例如硫酸钙、硫酸镁、沸石、硅藻土、方解石等。但惰性材料防结块剂使用量大,对肥料本身性质有影响,而且操作时环境粉尘大,已逐渐被市场淘汰。
目前防结块剂呈现功能复合化趋势,例如防结块剂也可根据客户需求添加颜色,同时提供防结块、防潮以及着色功能。
包裹剂
包裹剂主要用于包裹肥料颗粒,使其形成光泽的保护膜,更加美观、易流动、防结块,还有部分缓释功能。目前国内主要生产此类助剂的企业有湖北富邦、北京富瑞雪等。
肥料增效助剂
肥料增效助剂包括缓控释助剂、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其中,缓控释助剂包括硫包衣、聚乙烯、聚氨酯等;脲酶抑制剂包括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和氢醌(HQ)等;硝化抑制剂包括双氰胺(DCD)、2-氯-6-三氯甲基吡啶和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等。
目前国内肥料增效助剂需要在农业农村部登记,截至2021 年 6 月底,登记产品共 7 个,登记企业有美国陶氏益农公司、巴斯夫欧洲公司、浙江今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奥复托化工有限公司以及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缓控释助剂
添加缓控释助剂的肥料称为缓控释肥料,此类肥料需要在农业农村部登记。截至 2021 年 6 月底,共登记缓释肥料产品 34 个,登记企业 28 家,大部分为包膜尿素颗粒产品,登记的主要包膜材料为植物油多元醇、异氰酸酯、聚乙烯、纤维素改性聚氨酯等。
国内企业主要有山东茂施、金正大、山东农大、安徽司尔特等。据中国化肥信息中心调研,2020 年我国缓控释肥产量约 420 万吨。
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
添加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的肥料称为稳定性肥料,产品主要为稳定性尿素和稳定性复合(混)肥。脲酶抑制剂主要抑制分解尿素的脲酶活性,减缓尿素分解成为铵态氮的速度;硝化抑制剂抑制硝化细菌活性,减缓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换速度。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为国内该类增效剂的主要技术研究和开发单位,并牵头成立了稳定性肥料产业联盟,联盟成员单位 20 多家,2020 年联盟内企业稳定性肥料产量在 150 万吨左右。
稳定性肥料生产企业主要有昆明农家乐、山东施可丰、黑龙江倍丰爱农公司、辽宁东北丰、贵州天宝丰、河北中嘉等。
生物刺激素类助剂
生物刺激素是腐植酸、海藻酸、氨基酸、甜菜碱、土壤有益微生物等一类对植物有刺激作用的活性物质。
业内添加生物刺激素类物质的肥料称为增值肥料,目前产品有增值尿素、增值磷铵、增值复合肥。该类肥料增效剂主要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开发,并牵头成立了增值肥料产业联盟,联盟成员单位 47 家。据中国化肥信息中心调研,2020 年全国增值肥料总产量近 1400 万吨,主要企业有中海化学、云天化、安徽六国、江西开门子等。
化信观点
消费领域上来看,未来粮食作物需求保持稳定,经济作物需求增速有望加快。肥料助剂对于改变肥料理化性质、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强植物抗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也更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碳排放,助力农业增产增收。
目前国内“碳达峰、碳中和”势在必行。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能耗强度降低方面,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 9 个省(区)上半年能耗强度不降反升,为一级预警;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面,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云南、江苏、湖北 8 个省(区)为一级预警。
化肥产业作为资源性行业,能耗整体较高。在能耗管控以及粮食安全的背景下,化肥产业的提质增效至关重要,而肥料助剂作为肥料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未来在政策引导、创新落地以及推广力度加大的推动下,将保持快速发展。
注:本文原文发表于《中国化工信息》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