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洞察】低碳循环经济时代,废塑料化学回收将成为国内竞争新赛道!

2021-10-22




■ 作者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事业部  胡世明

背景简述

10月5日,美国塑料工业协会(Plastics Industry Association)代表整个塑料行业价值链的 67 家公司致函美国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领袖,表达了对预算调整方案中,所提议的 “对每磅原生塑料树脂征税 20 美分” 的担忧,声称这将导致整个塑料行业成本增加和美国制造业竞争力下降。


签署这封信的公司包括雪佛龙菲利普斯、伊士曼、埃克森美孚、台塑美国、利安德巴塞尔、诺瓦化学、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壳牌化学和西湖化学等塑料生产商。

9 月 15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十四五” 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部署了 “十四五” 时期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工作。


针对回收利用环节,《行动方案》提出了 “加快推进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利用和处置” 这一重要任务,完善城乡统筹,进一步规模化、规范化、清洁化发展,推动 “十四五” 塑料污染治理取得更大成效,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一是加强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和清运;二是建立完善农村塑料废弃物收运处置体系;三是加大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四是提升塑料垃圾无害化处置水平。


01

再生塑料产业潜力巨大

化工巨头布局废塑料化学回收

20 世纪 90 年代,面对全球性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对资源枯竭的担忧,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思想提出并得到全球普遍认同。


但是,由于技术瓶颈、经济性不足,全球再生塑料行业发展相对较为缓慢且地区差异巨大。美国废塑料的再生利用比例不足 10%,处理方式以填埋为主,原因在于美国土地资源丰富,为垃圾填埋提供了巨大的成本优势。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塑料再生利用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再生利用比例欧洲约  32%、日本约 28%,主要得益于国家层面政策的大力推动、发达的废弃物回收体系及民众相对积极的环保意愿。


作为塑料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的废塑料产生量巨大,废塑料再生利用比例约为 30%,而焚烧约 40%,填埋废弃约为 30%。


图片1


废塑料有三种回收方式,互不冲突,且互为补充。物理回收处理高价值的、品类单一的、较为干净的塑料,化学回收处理低价值的、混合的、受污染的塑料,能源回收处理太脏太乱无法资源化回收的,以及未能分离出来的塑料。


目前我国物理回收相对较为成熟,能源回收发展比较充分,化学回收才刚刚起步。


物理回收产业链

品牌商和零售商把产品卖给个人和企业消费者,消费者产生垃圾,环卫企业收集垃圾,垃圾中有价值的部分被回收企业拿走,剩余部分由固废运营商处理,其中品类单一、较为干净的塑料垃圾(主要是PET、HDPE 和 PP,重量大、密度高、宜运输)进行物理回收,得到降级的消费后回收(PCR)的PET、PE、PP 等(无法用于食品和医疗等高质量领域),去到包装企业,由包装企业再次做成新的包装物,再到品牌商和零售商。


化学回收产业链

前端与物理回收产业链相同,仍是从品牌商和零售商到消费者,再到环卫、回收和固废处理企业之后,低值的、混合的、受污染的塑料垃圾进入化学循环,产出塑料油或者单体;塑料油可通过化工企业进一步裂解,产出乙烯和丙烯,进而做成原生质量的 PCR PP 和 PE,单体可直接由化工企业做成原生质量的 PCR PP 和 PE;之后由包装企业做成可用于食品和医药等高价值领域的包装物,从而回到品牌商和零售商。


沙特基础工业、陶氏、巴斯夫等多家全球领先化工企业,正在为废塑料化学回收行业探路。


图片2

02

废塑料化学回收

将成为中国垃圾处置领域新赛道

我国废塑料回收再生网络覆盖广且规模庞大,近年来废塑料回收再生量总体呈逐步增长趋势,物理回收率一直保持在 30% 左右。政策引导下,废塑料化学回收将成为中国垃圾处置领域的新赛道,是资源循环产业未来 10 年为数不多的蓝海。其原因在于:


1

“十四五”专项行动支持:

“十四五”开始,国家原则上不再规划和新建原生垃圾填埋设施,焚烧设施建设未来数年内会趋于饱和且受电价补贴退坡的不利影响,垃圾处理企业亟需寻找新的增长点。


今年 7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四五”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并安排了“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专项行动”。9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的《行动方案》提出了 到 2025 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 80 万吨/日左右,塑料垃圾直接填埋量大幅减少。


2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时代开启: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时代开启,化学回收再生塑料是塑料碳中和、循环经济下塑料产业最优解。大部分垃圾原本价值不高,而塑料本身价值高,在化学回收技术瓶颈突破的情况下,废塑料化学回收将成为垃圾处置领域为数不多的自带利润的赛道,市场潜力巨大。


《行动方案》明确支持废塑料的再生利用,尤其鼓励废塑料同级化、高附加值利用;同时强调要引导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合理布局,防止产能盲目扩张。


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再生塑料相较于焚烧、填埋、可降解塑料具有显著优势。一是减污:再生塑料的污染物排放量少,避免如填埋的渗滤液污染、焚烧的空气污染、可降解塑料的微塑料污染;二是节能减排:再生塑料工艺为短流程,其能耗仅为原生塑料生产的 12%,碳排放量仅为原生塑料生产的 62%。三是可循环:可降解塑料解决的是后端污染问题,但依旧需要消耗石油等能源资源,而再生塑料可减少新塑料的使用,大幅节约能源资源。该政策将快速打开国内再生塑料的发展空间。


3

国内“垃圾分类”等政策实施:

随着中国垃圾分类、“无废城市”、循环经济及越来越明确的垃圾资源化目标等政策施行,过去不被分离出来的塑料垃圾逐渐可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地从垃圾中分离出来,混合低值废塑料(化学回收的原料)的可得性越来越强。《行动方案》明确,要加强废塑料规范回收和清运,推进城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与生活垃圾分类网点融合。


预期废塑料回收规范化、规模化背景下,有望降低前端废塑料回收、分拣成本并缩减废塑料原料与海外的价差,增强国内再生塑料产业的竞争力。


4

企业的可持续战略转型:

包装和品牌企业的可持续战略转型,使化学回收所得产物的需求刚性增强。


2018 年,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启动《新塑料经济全球承诺》,签署人包括占全球塑料应用总量 20%的国际品牌巨头。全球承诺的签署使塑料循环经济从可做可不做的想法,变成了企业可持续部门和产品部门的绩效指标,PCR 塑料的市场需求快速增加。


在国内,由外资巨头推动,石化联合会牵头成立了化学循环课题组,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中资化工企业开始参与化学回收。



化信观点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在当前碳中和、循环经济大背景下,再生资源利用是循环经济重要构成部分,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鼓励政策频出,环境业务相关企业可研究考虑进入该细分领域的废塑料回收利用新赛道。


从事塑料产品生产的化工企业,适时介入废塑料化学回收业务,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通过收并购方式快速介入,或者先与有关企业或科研机构合作研发。


胡世明

底面

底部模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