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简述
中国染料行业总产能从 2010 年的约 100 万吨/年增长到 2017 年的最高点,约 140 万吨/年,并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2016 年以后,政府发布了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许多技术落后、环保不力的中小染料生产企业被淘汰或暂时关闭, 2017 年以后中国没有大型染料项目投产,2020 年中国染料生产总产能降至 130 万吨/年。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染料生产国,目前国内染料生产商共有 500 多家,所产染料种类大约有 600 多种,能满足国内绝大部分市场的需求。2020 年,我国染料产量较大的种类包括分散染料、活性染料、硫化染料、还原染料、酸性染料等,其中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在几类染料中产量为最大,两类染料的产量约占染料总产量的 78%。
中国染料行业现状
行业集中度高,环保督察压力大
中国染料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和上海,三个省市的染料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90% 以上。其中,浙江省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染料生产基地,其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60%,集中了 60 多家染料生产企业,包括浙江龙盛、闰土股份、吉华集团等大型企业,上述 3 家企业的产量已接近全行业总产量的 50%。
目前分散染料的生产集中度较高,其中偶氮类分散染料主要集中在浙江龙盛、闰土股份、吉华集团 3 家企业中,而蒽醌类分散染料主要集中在亚邦股份等企业;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的生产也正在开始由分散走向集中。
近几年随着环保督察政策的逐渐落实,江苏地区的染料企业开始逐渐向西部欠发达地区迁移。特别是在 2019 年江苏天嘉怡化工厂发生爆炸以后,盐城及周边城市的一些染料生产商开始向其它地区搬迁,如西北的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区,东北的吉林、黑龙江以及江苏北部等地区。
中国染料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
环保问题突出:
染料行业为高污染行业,是国家环保安监的重点对象。虽然一些工艺设备落后的中小型企业在环保高压监督下正逐渐被淘汰,三废产量也在明显减少,但副产废盐的处置仍然是行业发展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行业内仍然有一些环保不达标的企业面临着技术改造和升级压力。据统计,中国染料行业每年产出废盐 40 万吨,占化工行业废盐总量的 20%。
2
中高端产品竞争力不足:
尽管我国染料行业整体规模较大,且在国际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但竞争力主要集中在较常规的产品上。在差异化、满足中高端纺织品需求品种的研发和生产、以及提供染整应用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方面,与欧美公司仍存在差距。例如,中高端分散染料市场主要被昂高、亨斯迈等外资企业占据,这些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丰富的生产经验,产品附加值高。
3
生产成本急剧攀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环保政策趋严、原材料价格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染料行业的生产成本也在急剧攀升,之前靠低成本优势扩大产能的经营模式将不再占有优势。
4
疫情冲击:
虽然疫情对我国影响减弱,但在欧美等国形势仍然严峻,全球供应链严重受损,这对染料的出口产生了较大影响。另外,国内外贸依存度较高的服装、纺织业等订单量近两年均出现了下滑,导致染料下游需求减弱。
化信观点
节能环保:我国积极鼓励染料行业向节能环保方向转型升级,《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中明确提出要“加快绿色发展进程,加强纺织绿色制造基础管理,开发推广先进绿色制造技术,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随着我国环保法的实施和执法力度加大,国内染料领先企业积极投入低污染、低能耗的产品开发和污染物清洁治理技术的应用。
技术更新:在环保政策的监督下,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生产连续化和自动化技术正在受到染料企业的高度重视,技术升级改造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印染行业将逐步向 “无污染、低耗能” 的目标发展。例如,数码印花技术已成为当前 “绿色印花” 新技术的代表,符合国家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我国今后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之一。
产业延伸:由于染料各个环节的产品质量紧密关联,一体化生产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同时一体化生产有利于采用集中采购、集中供能、集中处理“三废”等措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优势和发挥规模效应,从而获得更高的盈利水平。
并购重组:近年来,在环保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的趋势下,染料行业不断有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受到监管处罚,大量中小企业退出,行业市场份额逐渐向具有节能环保生产技术优势和环保处理能力的行业领先企业集中。浙江龙盛,闰土股份和吉华集团的头部优势将不断加强,市场占率持续上升。未来,行业内企业并购重组将成为必然发展趋势,从而进一步推动染料行业集中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