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洞察】石油化工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上):化工相关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2023-02-17




■ 作者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事业部  张松臣 孙楠

背景简述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离不开循环经济的支撑。石油和化工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石化行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绿色转型升级压力,持续深入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成为行业共识。

2021年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从国家层面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进入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在01月17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基本建立,建成绿色分拣中心1,000个以上的目标。废塑料、废橡胶等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4.5亿吨。60个左右大中城市率先建成基本完善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在国家政策明确后,从2021年底到2022年,辽宁省、青海省、黑龙江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份先后推出了省级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划。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绿色环保”等政策的推动下,石油化工行业作为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面临较大的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压力。本系列文章,将从化工相关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生物基化工产品的开发两个方向重点回顾2022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探索。


在政策端明确的政策支持下,我国的化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生物基化工品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废塑料回收利用和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快速发展态势。橡胶轮胎回收利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在政策和技术的支持下也快速向产业化方向迈进;生物基化工品领域也不断涌现新的产品项目,石油和化工行业正在积极利用循环经济的手段推动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化工废弃资源量大,种类繁多,不同废弃物之间的性能和无害化处理需求差异巨大。为了更好的呈现2022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本文以塑料、橡胶、电池三个最具有代表性的种类为例进行讨论。


01

塑料循环利用


2022年3月初,联合国环境大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来自175个国家的与会代表通过了一项终结塑料污染的决议,代表着全球对于塑料污染治理的重视程度再次提升。


在全球共识的推动下,2022年全球各类企业在废塑料回收系统、废塑料加工技术和废塑料的下游利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其中传统的塑料生产企业、塑料分拣回收企业和下游制品企业及品牌商都进行了大量的尝试。


1

塑料回收分选方面

Clariter、BioBTX、Bollegraaf N+P 宣布共同合作,在荷兰开发和建设欧洲最大、最先进的用于化学回收行业的废塑料分选工厂,该工厂将主要分类和处理低质量废塑料,年处理能力将达到35万吨。


利安德巴赛尔23 Oaks Investments在德国下萨克森州莱费尔德签署协议,合资设立Source One Plastics公司,该公司将在德国建立一个节能、先进的塑料垃圾分类和回收设施,利用来自风能和生物质能的可再生能源,每年处理约130万个德国民众产生的塑料包装垃圾。


2

废塑料处理技术方面

英国巴斯大学开发室温下聚碳酸酯化学回收工艺。该方法使用一种锌基催化剂和甲醇,能够在室温下20分钟内完全分解商用聚(双酚A碳酸酯)(BPA-PC)粒子。


埃克森美孚利用其Exxtend技术对塑料废物进行先进回收,完成了首次经认证的循环聚合物的商业销售。韩国领LG化学将斥资3,100亿韩元(约16.5亿元)建造新的塑料回收工厂,该工厂将使用英国回收公司Mura的技术HydroPRT,年产能将达到20,000吨。


3

废塑料下游的应用探索方面

废塑料回收加工企业与下游的产品生产商一起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科思创正与荷兰智能手机企业Fairphone展开合作,为其智能手机保护壳提供循环材料解决方案。


可口可乐HBC在意大利举办了Gaglianico工厂的开业典礼,该工厂每年生产3万吨rPET瓶坯。由循环经济公司co-cre8成立的英国环保品牌Honest近日推出一款可循环利用的塑料瓶,该瓶由回收的一次性塑料瓶打造而成。


全新奥迪Q8 e-tron车型安全带带扣的外壳部分由汽车塑料混合废料制成,这些废料来自于格栅、保险杠、轮毂、车身底盖和其他部件,并经过化学回收过程处理。


国内在环保低碳理念的推动下,从政府到各个行业参与者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推动塑料循环利用行业的发展。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覆盖全产业链条的产业结构,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


2022年1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基本建立,建成绿色分拣中心1,000个以上。生态环境部印发《废塑料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环境风险防控要求;适应废塑料再生行业发展需求,明确化学再生污染控制要求。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工作的通知》,聚焦重点用膜地区,重点支持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系统解决传统地膜回收难、替代成本高的问题。


在国家层面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的同时,北京市、江苏省、山东省和广东省从省级层面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塑料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


北京市重点从8个方面深化治理工作,提出了23项具体措施;江苏省印发《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实施方案》,全省各级公共机构坚决落实塑料污染治理要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山东省与生态环境部在济南主办2022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广东省发布《广东省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塑料污染治理机制运行更加有效,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全链条治理成效更加显著,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在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各企业在回收分拣和塑料循环利用方面开始进行布局。位于厦门市海沧区的全国首个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项目正处于设备安装阶段,建成后服务面将覆盖整个海沧区,设计日分拣量为45吨左右。立邦中国宣布与利安德巴赛尔达成战略合作,将塑料废弃物“变废为宝”,为立邦涂装体系产品打造全新绿色环保型塑料包装。


02

橡胶循环利用


国际回收局(BIR)轮胎和橡胶委员会主席在5月31日的一次会议上表示,未来25年,再生橡胶目前的预计需求量将增长5倍,达到每年20万公吨。橡胶的回收和循环利用行业正在蓬勃发展。


普利司通也在2022年宣布已经制订一项废旧轮胎再利用计划,目标是到2050年,每年将回收再利用60万吨废旧轮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6万吨。


国内方面,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发布1,036项行业标准。其中包括《轮胎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HG/T 6061-2022)和《轮胎制造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HG/T 6062-2022)两个行业标准,为轮胎行业的绿色转型升级提供依据。大连市也发布了《大连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废旧物资利用与产业3个协同发展,即废金属利用与装备制造产业协同发展、废旧物资利用与危险废物处置协同发展、废轮胎塑料利用与化工产业协同发展。


企业方面,克林泰尔环保公司与玲珑轮胎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轮胎全生命周期循环利用。双方将依靠克林泰尔在废旧轮胎裂解及再生环保炭黑领域的技术,以及玲珑轮胎在高端轮胎制造领域的领先技术,开展围绕轮胎全生命周期循环利用的技术创新、产品应用及项目拓展,共同推动建立资源循环型轮胎产业体系。


03

动力电池循环利用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退役量逐年上升,退役动力电池的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大量的研究机构和企业积极布局,推动相关技术和产业化的持续前进。


1

研发方面

新的动力电池回收技术不断涌现。清华大学康飞宇教授和李宝华教授团队研究开发出了一套高效绿色回收退役锂离子电池的有效策略。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王岩教授开发了一种闭环LIBs回收工艺,该工艺结合了湿法冶金和直接回收技术的优势,且可以大规模生产。


2

产业化方面

国内外企业已经开始推动产业化落地。丰田正在与电池回收公司Redwood Materials合作进行汽车电池的回收项目;计划将旧电池进行翻新或分解,并且将其材料用于制造新电池。MAHLE Powertrain和Allotrope Energy最近推出了一项新的锂炭电池技术,该技术可提供超快速充电和良好的功率密度;特别是这种电池的循环寿命长达十万次。


旺能环境全资子公司浙江旺能城矿科技有限公司与湖州永兴新能源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研究废旧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技术、共同建立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网络。格力钛高性能钛酸锂电池技术依靠缩短充电时间、大幅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摘得国家专利金奖。


位于韶山市的全国首条短程低碳废锂离子电池资源回收生产线动工建设。由湖南江冶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成后年处理废旧锂电池2.2万吨,能满足湖南省及周边省份废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的市场需求。


四川10万吨/年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首个厂房主体顺利封顶,预计2023年7月建成投产,建成后将满足遂宁市及周边城市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的市场需要。


杰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循环产业中心(江苏)项目落户溧阳。计划总投资11.5亿元,建设年处理30万吨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蓄电池循环利用项目。



化信观点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披露的信息,截至8月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190余家汽车生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等企业,全国范围内已经设立了10,235个回收服务网点,探索形成“梯次电池以租代售”“废料换原材料”等一批新型商业模式,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塑料回收利用行业已经逐步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在全产业链上都实现了产业化;橡胶轮胎的循环利用仍处于发展初期,循环利用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性仍需要进一步验证;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的技术则还处于初级阶段,尽管已经有了产业化布局的初步情况,但距离大规模产业化仍有一定的距离。


下一期《石油化工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系列文章将重点关注2022年生物基化工产品的开发2023年石油化工循环经济发展展望。敬请期待。


注:本文原文发表于《中国化工信息》周刊